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养生常识

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检查项目

2021-07-05

来源:

人气:18

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而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,身材矮小者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。引起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功能不足的常见病因有:①原发性:垂体功能障碍的②继发性:肿瘤、放射损伤、头部创伤、颅内感染等任何病变损伤垂体前叶或下丘脑均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。有时周围生活环境的不良刺激使小儿精神受创伤,也可暂时引起生长激素缺乏。那么,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?

实验室检查:

1、生长激素刺激实验

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依靠GH测定,正常人血清GH值很低,且呈脉冲式分泌,受各种因素影响,故随意取血测血GH对诊断没有意义,但若任意血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(>10μg/L),可排除GHD。因此,怀疑GHD儿童必须作出GH刺激试验,以判断垂体分泌GH的功能。

生理试验系筛查试验、药物试验为确诊试验。一般认为在试验过程中,GH的峰值<10μg/L,即为分泌功能不正常。GH峰值<5μg/L,为GH无完全缺乏。GH峰值5—10μg/ L,为GH部分缺乏。由于各种GH刺激试验均存在一定局限性,必须两种以上药物刺激试验结果都不正常时,才可确诊为GHD。一般多选择胰岛素加可乐定或左旋多巴试验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,尤其空腹时有低血糖症状者给胰岛素要特别小心,因其易引起低血糖惊厥等严重反应。此外,若需区别病变部位是在下丘脑还是在垂体,须作GHRH刺激试验。

2、血GH的24H分泌谱测定

正常人生长激素峰值与基值差别很大,24h的H分泌量才能比较正确反映体内GH分泌情况,尤其是对GHND患儿,其GH分泌能药物刺激试验可为正常,但其24h分泌量则不足,夜晚睡眠时的GH峰值亦低,但该方案烦琐、抽血次数多,不意为病人接受。

3、胰核样生长因子(IGF-1)的测定

IGF—1主要以蛋白结合的形式(IGF-BPs)存在于血循环中,其中以IGF-BP3为主(95%以上),IGF-BP3有运送和调节IGF-1的共冷,其合成也受GH-IGF轴的调控,因此IGF-1和IGF-BP3都是检测该轴功能的指标,两者分泌模式与GH不同,呈非脉冲式分泌,故甚为稳定,其浓度在5岁以下小儿甚低,且随年龄及发育表现较大,青春期达高峰,女童比男童早两年达高峰,目前一般可作为5岁到青春发育期前儿童GHD筛查检测,该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,还受营养状态,性发育成都和甲状腺功能状况等因素的影响,判断结果时应注意。

4、其他辅助检查

(1)X线检查:常用右手腕掌指骨片评定骨龄。GHD患儿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或2岁以上。

(2)CT或MRI检查:已确诊为GHD的患儿童,根据需要选择头颅CT或MRI检查,以了解下丘脑-垂体有器质性病变,尤其对肿瘤有重要意义。

5、其它内分泌检查

GHD一旦确立,必须检查下丘脑—垂体轴的其他功能,根据临床表现可选择测定TSH、T4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(TRI)刺激试验和促黄体生成速释放激素(LHRH)此外试验以判断下丘脑—垂体、甲状腺轴和性腺轴的功能。

主要诊断依据:①身材矮小,身高落后于同年龄、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,②生长缓慢,生长速度<4cm/年,③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年以上,④GH刺激试验示GH部分或完全缺乏,⑤智能正常,与年龄相称,⑥排除其他疾病影响。

对于肺炎大家都比较熟悉,但是“真菌性肺炎”听上去就有些迷糊了,貌似很难搞定的样子,但是没听说过,也可能说明这项疾病的得患率并是不那么高发。实际上真实的情况并不一定如此,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如何呢?真菌性肺炎会自愈吗?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。

真菌性肺炎还是很常见于我们的生活的,尤其是在抗生素和激素泛滥使用的今天。也是因此,真菌性肺炎常常关顾小朋友们的身体,生活中最怕谁生病?当然是老人和孩子了,老人生病的话,常常可以有经验、有耐心地来慢慢调养,而孩子一旦生病了,家长们往往恨不得立刻就能让孩子恢复正常,所以才使得抗生素和激素得到了广泛的市场,也是导致儿童继发真菌性肺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,在这样的大前提下,如果不当的用药能够及时的停止、并得到合理的防护的话,真菌性肺炎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,但是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还是不能及时调整“心急”状态,继续滥用药物的话,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,造成持续性的症状体征,根据感染的真菌类型和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,恶化的程度也会不同,其中合并呼吸衰竭者存在病死率较高的情况。

当然,真菌性肺炎的发病因素不仅仅是只有药物的滥用,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,例如说前面提到的自然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原发性吸入感染情况等,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真菌性肺炎的发病,只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、生活规律健康,都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这种类似真菌类疾病的发生几率。

通常情况下,真菌性肺炎是存在能够自愈的情况的,但前提是你能够精准地了解病症的类型及发病因素相关状况,并根据掌握的病情,来调整用药及注意事项,才能最终达到不治自愈的目的,反过来讲,如果不幸患上疑似该病,首先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问医,然后再根据医嘱来确定之后的治疗方式才最为稳妥。

TAG: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