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人群养生

给孩子挑选食品,营养师的 8 个技巧

2024-01-15

来源:

人气:11

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苦恼,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,到底哪些是可以给宝宝吃的?一些所谓的「儿童食品」是不是真的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宝宝呢?今天,丁香医生就推荐一位有着 10 年婴幼儿营养经验的营养师——李靓莉老师,大家一般都会喊她小菜妈妈。菜妈是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,她和她的先生大钱爸爸都是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,同时也是两个娃的宝爸和宝妈。菜妈和钱爸( ID :caimaqianba )就是小菜妈妈和她先生的个人微信公众号。01看懂标签,不被忽悠但凡购买有包装的食品,在包装袋上总能找到很多食品相关的信息,这就是食品标签了。一般都长这个样子 ▼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根据国家规定,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,不得以错误的、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。选购食品不要轻易听信商家导购怎么说,自己翻过来看看食品标签。看得明白,才能买的放心(标签不是你想写啥就能写啥的好嘛)。02食品名称,验明正身当无法分辨手上的商品到底是啥的时候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食品名称或产品类型。总之,你一定可以在标签上找到 ta 最真实的身份。举两个栗子:以下为某含乳饮料和某调制乳的配料表。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03加没加盐,有没有糖,就看它!1 岁以前的宝宝辅食不加盐、糖,于是很多妈妈闻「钠」色变。「营养成分表上有钠啊!宝宝是不是不能吃?」其实天然食物中大多都含有钠元素,并且钠也是强制要求标识的营养成分。要想找个没钠的产品真的还挺难。所以包装的营养标签上有钠,不等于额外添加了盐。有没有加,还是配料表说了算。某品牌米饼,没有糖和盐,但是有钠: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04除了白砂糖,这些糖也要注意给宝宝选辅食,要选择添加糖少的产品。于是有些商家就瞄准了这一点,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蔗糖(白砂糖)。然而仔细看看配料表,还是能发现不少猫腻。果糖、葡萄糖、麦芽糖、玉米糖浆、果葡糖浆、蜂蜜、冰糖并没有好到哪里去。浓缩果汁同样含有很高的糖分(至少比吃水果来的多)。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当然,带「糖」的也不都是坏人,低聚果糖、低聚麦芽糖、大豆低聚糖、低聚半乳糖等其实都是益生元,别误会人家。某婴儿营养米粉配料表: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05排名越前,含量越多除此之外,配料还隐藏一个大大秘密:用量最大的原料排在第一位,最少的排在最后一位。所以无论广告说的多么天花乱坠 ,一看配料表就全懂了。比如下面这个某乳酸菌饮品,排名第一的是水,第二的是白砂糖,是不是很令人惊讶?这简直就是一瓶糖水啊。饭后来一瓶并不能帮助消化,倒是摄入满满的糖分。披着乳酸菌外衣的「糖水」: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06营养成分表,吃了多少心里明白营养成分表,顾名思义就是告诉你每份产品中含有多少营养成分。妈妈在给宝宝选购膳食补充剂的时候,就可以仔细看一下营养成分表。商家都宣传产品含有维生素 ABCDE …含量到底够不够?比如下面这个产品,每粒只含维生素 D 0.75 μg ( 30 IU ),一天要吃多少才能达到 400 IU 的推荐量呢?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07识别高钠食物, NRV 简单又方便1 岁以后宝宝的钠摄入,除了盐、酱油等调味品外,主要来自于加工食物中的钠。根据国家标准,低钠食品的标准是:钠含量< 120 mg / 100 g , NRV < 5 %;如果钠的参考摄入量 NRV %超过 30 %,就算是高盐食品,少买少吃为妙。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081 份还是 100 g ?在查看营养成分表时,一定要注意一个小细节。有些产品并不算是以每 100 g 来标识的,而是选择展示每一份(厂家可以自己定义一份是多少)的营养素含量。在比较两个产品时,一定要记得换算成相同的基数哦。这2份奶酪,哪一份钠含量更高呢?图片来源:作者提供当然,判断某种食物是不是适合给宝宝吃的时候,除了考虑食品本身的营养成分外,还要考虑宝宝的食用量。比如某品牌的儿童酱油,每 10 ml 含有钠 500 mg ,如果每天只使用不到 5 ml ,那么额外钠摄入量约为 250 mg (1 g 盐的钠含量约为 400 mg ),对于 1 岁以上的宝宝(每日钠适宜摄入量为 700 mg),还是可以接受的哟~总之一句话:学会看标签,再没人能骗到你啦。更多实用养娃生活小技巧,每天更新,关注我的公众号「菜妈和钱爸」哟!回复「零食」更有常见无添加零食清单,帮助你成为更好的妈妈,在育儿路上少一些焦虑。— 参考文献 —[1]GB 28050-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[2]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

西安正规医院解析女性癫痫生育注意哪些?

西安癫痫正规医院解析癫痫女性遗传吗?

西安看癫痫医院解析女性癫痫能否生育?

西安癫痫病医院:女性癫痫病对生育有影响吗?

西安癫痫病医院汇总女性服用癫痫药物

TAG:
相关内容
12